陆金所传言背后P2P为何难以洗白
陆金所传言背后,P2P为何难以“洗白”?
上周,陆金所风波成为贷甚至互金行业最火的事件之一,起因于上的一则留言,借由监管强化的舆论环境而迅速发酵,以至于这个背靠中国平安的贷龙头遭遇了债转式的提现风波。就事件本身而言,基本已经过去,笔者也写过一篇评论文章《关于陆金所理财传言,大家究竟在慌什么?》进行点评,认为这不过是个子虚乌有的忧虑而已,这里便不再赘言。
不过,陆金所风波其实折射出一个潜藏在行业繁荣表面之下的深层次问题,即大众对贷行业的标签化负面认知,如不合规高风险跑路等,仍未根本上消除。这就导致了,即便是背靠大型金融集团的行业龙头,也会因为一个莫须有的流言而发酵出如此大的恐慌情绪。
显然OPPON1外观看上去十分彪悍,大家高估了投资者对行业的认可和信任度,也表明现阶段的投资者教育和沟通仍远远不够,且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而这个问题不解决,可能会成为行业长期发展的根本障碍,且必将变换形式再次诱发类似事件。下一个陆金所事件,也许就在不远处。
所以,就着这个事件,仍然有些话要说。
行业污名化标签难破,谁之过
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发出后,一位相熟的在公号下面留言:
不知道那些投资人在担心什么,如果陆金所都不合规,那国内互金没法发展了。一刀切只会退回几十年前。报道这个行业三年,我看得到他们的努力,也希望投资人看得到。
恰恰相反,很多人对这个行业依旧抱有戒心。
我认识一位朋友,是个典型的激进型投资者,在股市浸淫多年,是个老股民,在前两年也曾将大笔资金投资于数个P2P平台。在当时来看,他挑选的几个都是典型的地方性小平台,风格激进、收益率极高,我曾经提示风险,未果。
未曾想,进入2017年,整个行业的风险大幅下降,他却清空了所有的P2P投资。问其原因,竟然是担心风险,觉得前期跑路的太多,对自己之前的投资行为也很后怕,庆幸自己的投资如数收回,便不敢再投了。我劝他现在其实可以投一些,依旧未果。
我想,相对于那位报道行业三年之久的朋友,后面这位股民朋友更能代表大众对贷行业的认知。
他们对行业的认知仍停留在半年前甚至一年前,那个跑路不断、关停不断的时期,坚定地认为这是个高风险行业,庆幸自己的投资没有出问题;他们可能知道银行存管这个概念,但不清楚具体意味着什么,当贷平台大肆宣传上线银行存管时,在他们看来,可能是另一种宣传的噱头罢了。
所以,虽然事实上行业集中整治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整体性风险隐患已经大为下降,但投资者的认知依旧是滞后的,污名化的标签仍然牢牢贴在这个行业的每一家平台之上。行业龙头也罢,银行系、上市公司系、国资系也罢,都不好使。
这是谁的过错呢?
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根源在哪里?
年初,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P2P平台的自我救赎,99%的努力都用错了地方》,强调负面标签认知对行业健康发展的潜在影响。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整个行业似乎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着,但实际的情况却是,目前的P2P更像那艘泰坦尼克号,驶向一座被大雾遮挡住的冰山。绕不开这座冰川,高速增长的假象将很快化作泡影。
这座冰山就是大众投资人心中的行业印象标签。对投资人而言,投资的平台出现提现异常甚至卷款跑路无疑是最大的伤害,这种受伤体验经过投资人的家庭、亲戚朋友甚至社交平台、媒体的向外传播,反过来会对整个行业的品牌形象带来难以逆转的损害。时日稍久,行业在公众的印象标签中就会增加一条高风险,从而把主流投资人阻隔在门外,发展空间越来越局限。
一如大雾中的航船失去了灯塔指引,P2P投资在大众的认知中失去了安全性标签的指引,渐渐失去群众基础,离主流市场远去。
贴标签是人们对事物进行快速认知的简便手段,越是不熟悉的事物,越习惯用标签进行归类和认知。标签化认知难免会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在集体性认知的强大影响下,很多标签,贴上了,往往就很难揭下来。
所以,除非要彻底退出P2P这个行业,扭转行业的负面标签,是所有P2P平台绕不过的一道坎。
但显然,这方面贷行业做得还远远不够。当前,贷行业的市场宣传侧重于自家产品和平台,缺乏行业整体的知识普及和对错误认知的纠正,是造成大众认知长期存在偏差的重要原因。
问题是,只有在行业的整体标签仍保持正面时,平台的自我营销才是有效的,比较容易实现从曝光到注册投资的用户转化;而在行业的整体标签趋于负面时,平台的自我营销会大打折扣,品牌的曝光往往会首先触发用户对行业的负面认知,负面认知本身会阻止潜在用户的转化。
所以,看上去,很多平台砸了很多钱用于获客,但效果越来越差,于是把原因归结于获客成本高企。并没有意识到,之所以有效获客成本能飙升至大几百甚至上千元,行业的负面标签居功至伟。
忽悠投资者往火坑里跳,不多花点钱怎能办得到呢。当然,平台也会喊冤,我很合规啊、你才是火坑。问题是,在潜在投资者看来,就是如此。
顶着乌鸦的名号,说自己白,谁会信呢?
所以,有那么多营销费用,与其全部用于自我宣传,拿出一部分用于行业普及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摘帽高风险标签,是自我救赎的关键一步
不解决高风险的负面标签,行业发展终究迈不过主流理财市场那道坎。摘帽,成为行业和平台自我救赎的关键一步。
从这个角度,陆金所这次事件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行业污名化背景之下,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未来,也许应该加大行业基础知识普及和关键性工作(如合规与专项整治)沟通工作,投资者信心足了,获客自然就容易了,也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所以近千名中国留学生和校职工于9日在学校为韩磊举办了哀悼会,陆金所之后,谁会是下一个受害者,但愿不再有吧。
关注ITBear科技资讯公众号(itbear365 ),每天推送你感兴趣的科技内容。
特别提醒:本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如若本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锦州白癜病医院母乳性性黄疸症状及表现术后ED吃什么好- 上一页:碧水鲸文澹冶晴
- 下一页:贴吧罗辑思维吧280万人的自由连接
-
《知否》:再好的公婆和老婆,也容不下康允儿这般作死的媳妇
在《知否》原作底下,仁华梅曾经评价福允儿,却说她是暗蝎子窝底下飞过只...
2024-12-30
-
这些女星古装大比拼,杨幂古装美如画,我承认再一一位心动了!
对于神话传说的衣物我们也没有见到到底长什么看来,但是在电视里看见的那...
2024-12-26
-
因演《悲伤解冻成河》她抑郁两个月,结果爆红的却是女二
此番作为作家自目前为止以来相继出版了很多文学作品,如《夏至未至》《小...
2024-12-26
-
某资深女星晒吃完豪华大餐,鱼翅鲍鱼摆满桌,63岁仍坚持单身
5月3日,资深女演员车骑秋桦,在个人身份社交帐户上曝光了一组聚亦会相片...
2024-12-26
-
“信心比蓝宝石更重要” 中外餐饮连锁守“沪”不停歇
“我们仍要积极自救、奋斗坚固守,流感当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热那亚...
2024-12-26
-
韩歌手Jessi离开鸟叔PSY经纪公司 合约期满不续约
Jessi新浪消闲传讯 7同月6日,韩国所属经纪的公司P NATION 指出与女歌手Jessi合...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