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华为小米等厂商为何会在支付大战中输给新时代
推开门看见他在里面那样了...... copyright 24日下午苹果、华为、小米等厂商为何会在支付大战中输给、支付宝呢?
尽管支付、支付宝两家斗的你死我活,但相比较厂商们的各种pay,支付、支付宝们才是真的春风得意,作为用户钱袋子的中转中心,越来越多的用户都离不开支付、支付宝,其掏的姿势,绝对要比掏钱的姿势熟练快速。
去年,厂商们的支付工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2016年2月18日凌晨5:00,Apple Pay在中国正式上线,银行们不断跟进,推出各种新的业务,现在在ATM机上,仍能看到支持Apple Pay的广告贴纸提示;
2016年3月29日,三星的移动支付工具Samsung Pay在国内上线;
2016年8月31日,Huawei Pay正式上线;
2016年9月1日,小米正式发布小米支付Mi pay(当时,华择机实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这被业界视为自2003年国务院出台《电价改革方案》以来为与小米均宣布自己是继苹果、三星之后首家与中国银联达成合作的国产厂商)。
厂商们如同着魔一般推出各种pay后,除了首次推出被大佬们站台外,后续时间段内,不再成各家宣传的重点,雷军、余承东们更加关注的是市场的表现。用户层面,除了Huawei Pay、Mi pay除了在最初的时候提到能刷公交功能外,再也听不到半点消息。
从当初的疯狂,到如今的静谧,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厂商的支付就被迫成了看客,是偶然,也是必然。而支付、支付宝能够像今天一样春风得意,也是努了力、花了钱、做了事的。
厂商为何会被迫成为移动支付大战中的看客呢?
很多人把Apple Pay、Samsung Pay、Huawei Pay、Mi pay等的失意原因归到支付、支付宝的头上,认为支付、支付宝太强大,厂商们的支付工具难以跨越这两座大山,真的是这样吗?并不尽然。厂商之所以会被迫成为移动支付大战中的看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厂商自己虎头蛇尾。
Apple Pay、Samsung Pay、Huawei Pay、Mi pay们在用户层面推动的方式是由用户自由成长,鲜有用户场景方面的推动,其只会告诉用户,我们有XXX功能,欢迎你来使用,仅限于此。
厂商们擅长玩的是营销牌,比如各种第一,至于具体要从运营、实操层面来做,厂商们明显不是很愿意。高调推出,后续运营、实操方面跟不上,厂商们自己在移动支付大战中虎头蛇尾,才是其成看客的首要原因。
(2)厂商自身精力有限。
在B端层面,厂商的做法是,与银联、银行等机构合作,像各种中小型商户,厂商们并未发力。实际上,中国5000万中小型商户们,在这场移动支付大战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厂商们却选择忽视了这一环节,因为跟中国5000万中小型商户合作,是非常消耗人力、物力、财力的,丝毫不亚于跟当年的团购大战、外卖大战这样,需要有强大的地推铁军。
本身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金立等厂商的竞争就非常激烈,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都曾经坐过国内智能出货量第一的宝座,并且第一的更迭非常迅速,谁也不愿意落后,还有就是印度、欧洲等地区都是蓝海市场,厂商们的精力都在跟友商竞争以及开拓新市场上面,哪儿有精力来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管移动支付这块业务呢。
(3)没钱跟进。
当初的移动支付并不是只有支付宝和支付,百度钱包也非常强势,在支付、支付宝们大玩打折牌的时候,百度钱包也跟进了,用户使用百度钱包也能享受到一定的优惠,得益于此,百度钱包本身体量还不错,百度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百度钱包的已激活账户数量达1亿个,比去年同期增长88%。这个数据不断亮眼,但是绝对要比Samsung Pay、Huawei Pay、Mi pay们的数据好的多。
送优惠券、支付减免等方式虽然俗气了些,但是支付、支付宝却通过这些实用手段获取了不少用户,特别是,让商家和用户们感受到了移动支付的便利,基于此,支付、支付宝则获得了大量基础用户。
现在,优惠券、支付减免等活动虽然没了,但是用户已经深深地被移动支付习惯所改变。支付、支付宝通过大量烧钱的方式,加速了移动支付前进的速度,厂商们没钱跟进,自然在用户层面就落了下乘。
(4)没有支付基础在,只会强撸。
支付有红包作为基础,而支付宝则有天猫、淘宝以及大量上商城将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的基础,但Apple Pay、Samsung Pay、Huawei Pay、Mi pay们是没有支付基础的,只会向用户强撸,比如在新品中进行应用内置,且作为系统应用无法卸载。
光是这样就有用吗?要是真的有用,米聊、应用商店、看书软件、听歌软件等早就被厂商们收割了,事实是,用户仍旧会用别的应用,而厂商们的应用只会被永久雪藏,厂商靠强撸是没用的。
Apple Pay、Samsung Pay、Huawei Pay、Mi pay们自身并没有下多大功夫在移动支付上,却又想着移动支付能够成为支柱业务,可能吗?显然不能,移动支付是应用的玩法儿,不是硬件玩法儿,光靠嘴炮式营销没戏,移动支付靠实干。
支付、支付宝的亮点不是竞争,而是并驾齐驱
头条问答上关于支付 支付宝的问题数量超过100个,用户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支付与支付宝孰强孰弱?,此类问题的数量超过20个,头条问答充分反映出用户们对于支付、支付宝的关注度,但这也恰恰说明支付、支付宝的绝对领先地位。
Apple Pay、Samsung Pay、Huawei Pay、Mi pay等的问答数量要比支付 支付宝的问题数量少得多,在移动支付市场,支付与支付宝实在太强大了。
郭静的互联圈认为,很长一段时间内,移动支付市场都会出现支付宝与支付并驾齐驱的情况,即用户既有可能使用支付,也有可能使用支付宝,而5000万中小型商家们也不会再只能单独支持支付或支付宝。短时间内,支付、支付宝之间的战争不会结束。
对于市场来说,支付、支付宝并驾齐驱的情况还是有好处的,一是有了竞争后,用户能够多一个选择,有的用户习惯使用支付、有的用户习惯使用支付宝,用户想选择哪个就选择哪个,如果同统一的话,用户体验就被市场垄断地位打败,在搜索引擎、电商、社交等领域,我们都曾有过这种体验,市场还是要有竞争的。
二是商家们的权益会得到保证,当年团购市场的情况就是如此,千团大战结束后,团购平台对商家的抽成出现逐年上升,很多商家对此怨恨不已,却又不得不用。有两种选择,足以让商家们选择最优的一方。
支付、支付宝最厉害的地方在于,用户和商家的习惯已经被改变,而这种习惯是不可逆的,用户习惯支付、支付宝以后,不再习惯用钱来支付,一是找零钱比较麻烦,二是用户不再需要带一件必备品,包含钱包,带钱包却无法包含。
用户习惯的更迭,才是支付、支付宝真正的杀手锏,Apple Pay、Samsung Pay、Huawei Pay、Mi pay们学不来。
还有就是,支付宝、支付的快速机动能力,最大程度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商家使用门槛,让双方都能够很好的进行对接。
商家会被用户们的使用习惯、使用频次倒逼转而支付支付宝、支付来进行支付,这场庞大的支付习惯改变会持续不断地演进,至于未来的赚钱问题,对于支付宝、支付来说,并不是难事儿,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声明:本文仅为传递更多络信息,不代表ITBear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
治疗肺炎最好的中药有哪些窦性心律失常多久能好
百姓健康
-
《知否》:再好的公婆和老婆,也容不下康允儿这般作死的媳妇
在《知否》原作底下,仁华梅曾经评价福允儿,却说她是暗蝎子窝底下飞过只...
2024-12-30
-
这些女星古装大比拼,杨幂古装美如画,我承认再一一位心动了!
对于神话传说的衣物我们也没有见到到底长什么看来,但是在电视里看见的那...
2024-12-26
-
因演《悲伤解冻成河》她抑郁两个月,结果爆红的却是女二
此番作为作家自目前为止以来相继出版了很多文学作品,如《夏至未至》《小...
2024-12-26
-
某资深女星晒吃完豪华大餐,鱼翅鲍鱼摆满桌,63岁仍坚持单身
5月3日,资深女演员车骑秋桦,在个人身份社交帐户上曝光了一组聚亦会相片...
2024-12-26
-
“信心比蓝宝石更重要” 中外餐饮连锁守“沪”不停歇
“我们仍要积极自救、奋斗坚固守,流感当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热那亚...
2024-12-26
-
韩歌手Jessi离开鸟叔PSY经纪公司 合约期满不续约
Jessi新浪消闲传讯 7同月6日,韩国所属经纪的公司P NATION 指出与女歌手Jessi合...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