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荒曝产业链问题价格上涨引发通胀危机

分离设备压滤设备2019年12月04日

  入冬后大面积的"气荒"让国内天然气产业链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浮出水面。继中石油、中石化被指责供气不利,燃气公司也被指因不建储气库就盲目扩张市场,导致需求增长过于迅速,出现供需矛盾。不过,燃气公司表示,它们日子也难过,冬季上游没有气,想买没有货;夏天市场需求不够,气多卖不出去。

  "我们已从过去两年的暴利行业,变成现在有时要亏本的行业。"11月26日,一家燃气公司的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感叹不已。

  "气荒"暴露诸多问题

  专家指出,目前出现的"气荒"、"气紧"现象,不但与气温骤降、居民供暖用气量上涨相干。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和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小丽称,天然气供需紧张暴露出需求市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应急储备等多方面的问题。

  除中石油、中石化等上游企业需开发或引进更多资源、储备更多产能外,中游应该进一步提高管输和大型管之间气源调配能力及建设一定规模的储气调峰设施,下游燃气公司的市场开发工作也需要改进。

  刘小丽表示,一些地方市场开发比较盲目,为天然气供需矛盾埋下隐患,比如去年高油价时期,工业和化工用气项目大量上马;天然气价格偏低时CNG(紧缩天然气)汽车快速发展等。

  对此,中石油方面表示,目前很多城市"油改气"私车的无序增长,是造成城市加气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说,如果当时及时用价格杠杆调整这些项目上马,就不至于出现被动局面。

  燃气公司有关人士称:"LNG(液化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是国家鼓励使用的,现在又说盲目开发,这不是互相矛盾吗?"

  天然气产业链需"调峰"

  刘小丽说:"供需紧张局面很大程度上源于储气和调峰设施的建设滞后于市场的发展速度。解决'气荒'需要全产业链调峰。"

  据了解,中国调峰设施建设与天然气市场的快速开发不匹配。目前我国只有5%的调峰能力,而国外多为20%,甚至40%,有些国家还有专门的天然气储备公司。

  刘小丽认为,储气调峰能力应当是上中下游产业链都具有的,不仅是天然气供应商,城市燃气公司也应建设一定规模的储气调峰设施,国外也是如此。

  由于储气库等调峰设施属于基础设施,日常状态作用不大。"国内燃气公司很少建储气库,把管道建粗一点,最多也只能储上十几万立方米的气,一旦上游断供解决不了问题。一个城市一天上百万立方米的用气量,需要建一个可支持2~ 天的储气库。"燃气公司有关人士说。

  刘小丽认为,储气库投资规模和运营本钱巨大,如何吸引多元化投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通过价格杠杆也可以调峰。

  LNG厂由暴利到微利

  今年突如其来的雨雪天气让城市燃气公司有些尴尬。燃气公司有关人士说:"天气骤降市场需求大增,而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气到处卖都卖不出去,被迫停产。"

  2006年,中国只有新奥燃气、绿能高科、新疆广汇和海南海燃4家LNG生产厂,它们通过将气态天然气液化后输给下游用户。"那时生意好做,要货的人每天排队,根本不愁卖。"上述人士说道。

  根据息旺能源统计,2006年,4家LNG厂日总产能约200万立方米。2008年至今,重庆民生、山东泰安、山西港华、四川达州汇鑫等新项目投产后合计新增日产能 95万立方米,全国LNG日生产能力超过600万立方米,比2006年增长200%。

  面对供应量大幅增加和金融危机下中国燃气需求增速放缓,LNG生产企业遭受了一次重创。燃气公司人士说:"去年每吨可卖6000~7000元,今年5、6月份只能卖 000~4000元。过去,卖一吨可以挣上几千元,现在不只是微利,有时还要亏本。为了保下游供应合同,不能断供,有时只能外购高价气。"

  这位人士称,暴利时期已过去,未来国内LNG市场存在短时间的供过于求,只有等几年,扩大下游市场后才会供需平衡。国产LNG供求失衡还在加重,新建和拟扩建的LNG项目正豫备上马,而2008年后新建项目整体开工率却不足50%。"燃气公司竞争愈来愈剧烈,暴利不会出现在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只会在源头和上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11月26日宣布,参股50%的曼格什套投资公司通过哈萨克斯坦股票市场公开交易的方式,完成购买曼格什套油气公司100%普通股股份的交易。

  曼格什套油气公司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民营油气勘探开发公司之一,该公司具有 6处油气田,在哈萨克斯坦拥有15个石油和天然气田的勘探和开发特许权。至2008年底,曼格什套油气公司剩余原油可采储量约为 .7亿桶。

  曼格什套投资公司是中石油所属的中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按各自50%的比例在荷兰成立的合资公司。

  中石油称,中国进出口银行为此次交易提供了全额贷款。此次的收购交易是今年早些时候中哈签署的价值10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交易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通过石油管道从哈萨克斯坦接收原油,该管道的运输能力为每一年1000万吨(约7 00万桶),目前两国正计划将运输能力翻番。

  资源价格上涨,会引发通胀吗?

  电贵了,油贵了,气也贵了,新一轮的能源价格调剂大幕已拉开。对能源的这类趋势,政府,企业和居民各有各的看法。

  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可以说是今年国家改革工作的重头戏。发改委认为,今年以来,多项重大能源资源价格改革渐次推进并已获得显著成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曾表示,现在是调剂资源能源价格的好时机。中国经济已到了必须调整的关键时刻了。在这个时刻如果一些资源型产品的价格理顺了,那么对于进一步调剂结构、推动经济合理发展、搞好资源有效的分配和高效利用这方面就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现在是一个理顺价格的重要契机。

  能源价格的上涨对于企业而言是加大了企业本钱,企业的盈利空间会有所降低。江浙一带的中小制造业老板更刚在金融危机中喘了口气,元气还没恢复,又要增加本钱,最终难免要给产品提价。

  但另一方面,它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转型。有专家表示,资源价格过低,是鼓励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导致资源、能源利用效力低,因此应当提高资源价格,从可持续的角度来看是十分有益的。

  居民在能源的"涨声"中最直接的感受恐怕就是,什么都贵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日常生活对能源的需求量和依存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煤炭、电力、成品油、燃气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能源产品价格逐年上涨,对居民日常生活质量和消费观念影响愈来愈大,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节能环保了。这种勤俭型的消费理念是好的,不过暂时的代价也是十分可观的,工资有限的情况下,也难怪有人对改革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了。一些市民根据以往多次价格调整的经验,认为价格改革就是涨价,因此对其非常耽忧。

  另外,对人们关心的能源价格涨价来势凶猛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通胀的问题,虽然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谢绝置评,但专家们仿佛并不耽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邓郁松曾表示,目前全国整体物价指数仍然偏低,油价高企虽然引发了社会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但从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来看,现在没必要担心通胀。从目前的数字来看,选择这个时期推出资源价格改革是明智的,目前依然是资源类价格调剂与改革的时间窗口。工银瑞信基金经理郝康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未来两年出现高通胀的风险基本不存在。

  从各券商、机构的分析来看,目前市场较为看好能源类板块,不少基金也在此领域有所增持。有业内人士表示,根据国际经验,在价格转轨的进程中,行业中存在着阶段性取得逾额收益的机会,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来源:)

脑栓塞不能吃什么
老年痴呆病人都吃哪些食物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功效
相关阅读
女王涵晒全家福,爸爸王晶身材略微发福,丁德君五官柔和气质出众

话说到曾为制片成龙一家,相信很多朋友都极其与众不同,特别是在是制片成...

2023-09-30
马斯克拜师了张小龙吗?

踌躇满志入股Twitter的雷诺,突然要向张小龙“取经”了。 5同年16日,雷诺参...

2023-09-16
河南省商品监督管理局荣获2021年度全省平安建设考评“优秀”等次

河南的产品监管周报采访 史雅蕾娜 名采访 李奇 日前,郑州市天明筹建文书...

2023-09-10
曾被树枝刺穿胃部昏迷 一个月后老公求婚成功 如今晒女儿幸福合照

点击右上角“追捧”每天认识最新TVB网页 本文编辑剧透社:小彤 不予授权严...

2023-09-08
科比是末节关键先生吗?看看他5次夺冠最终一节表现,答案很明显

之同一时间美国的新闻界曾有参见了教练在出乎意料最信任哪一名守门员的名...

2023-09-03
文汇学人 | 梁捷:愿每个人都能建构自己的“奇迹年”

一百年前所的1922年,被叫作文学作品“不可思议年”。T.S.艾略特的《荒原》...

2023-08-3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