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受访者有被医疗养生谣言忽悠经历节能

除锈机砖机设备2020年09月26日

52.8%受访者有被医疗养生谣言忽悠经历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养生渐成热潮,但与此同时,喝隔夜茶会致癌不吃油盐能降压降脂晨练越早越好草莓冻干后抗癌有效性增加10倍等各种与养生有关的谣言也开始被广泛传播。不少人因缺乏医疗专业知识,对各种养生谣言深信不疑,甚至付诸行动。你被医疗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2.8%的受访者有被医疗养生谣言忽悠的经历。(59.2%)、电视(48.2%)和站(43.9%)是人们获得医疗养生信息的主要渠道。67.3%的受访者认为医疗养生谣言催生了虚假保健品等不健康养生市场。

52.8%受访者有被医疗养生谣言忽悠的经历

今年46岁的家庭主妇姚玉婷家在浙江杭州,平时她格外关注健康养生信息,页弹窗、公号推送都是她获取这类信息的途径。曾对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深信不疑的她,家里晚餐一度不允许出现姜。

姚玉婷表示,有些文章看到后面发现是广告,感觉上是假的,也就不会去信。但她也说,看到《刚刚烧开的水千万不能立刻喝,不然出大事》《这几个小习惯让你少活二十年》这类有些吓人的标题,自己都会接着看下去。

朋友圈是我了解医疗养生信息的主要渠道,看到亲朋好友转发,我也会转发。家在四川乐山的家庭主妇张盈颖今年50岁,虽然女儿总是告诉她这些信息是谣言,但她还是会看,也会信。

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硕士的黄瑶发现,父母长辈的朋友圈是这类养生帖子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地方,诸如隔夜茶毒如蛇牛奶将人类送入癌症的坟墓!牛皮癣、骨癌、白血病治好全靠它这类耸人听闻、反常识的文章屡见不鲜。我有时会特意找权威的科学解释或辟谣信息给长辈看。

中国人民大学学院副教授、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黄河介绍,医疗养生类谣言有信源多、传播路径杂、传播速度快、更易发生变异等特点,同时也更符合人们的经验、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文化特质和个人动机。他认为,朋友圈是相对封闭的环境,而且是熟人社交圈,彼此间原本就有信任基础,因此也就更容易成为谣言多发地。针对父母等长辈多为谣言传播者的现象,他表示,父母这一辈通常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加上上了年纪的人本来就会对健康信息更加关注,因此一旦看到令他们震惊的消息就会急着广而告之。问题也明了了

民调显示,52.8%的受访者有被医疗养生谣言忽悠的经历。(59.2%)、电视(48.2%)、站(43.9%)、长辈口中(35.4%)和微博(35.2%)是人们获得医疗养生类信息的主要渠道。针对上流传的医疗养生说法,6.8%的受访者表示都会相信,25.9%的受访者表示大部分都会信,45.1%的受访者会相信小部分,14.0%的受访者则都不会相信。另有8.2%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好。

67.3%受访者认为医疗养生谣言催生虚假保健品等不健康养生市场

过分夸大甚至虚假信息会给人们带来误导或伤害。比如绿豆治百病,就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吃多了会拉肚子。张盈颖表示,自己曾照着一些养生信息做,但后来信息被证明是假的,感觉自己被愚弄了,也给周围人造成了困扰。

黄瑶认为,谣言会让营销者得逞。有德国总理默克尔些养生谣言是为了推销一些保健品或特殊的药物,通常上当的人都是有治病需求的,损失了钱财不说还会耽误治病就医。

对于医疗养生谣言的影响,67.3%的受访者认为会催生虚假保健品等不健康养生市场。58.9%的受访者觉得是愚弄大众,造成金钱损失甚至疾病死亡。其他还有:引起恐慌情绪,影响社会稳定(55.4%)和造成正确信息被淹没,混淆视听(42.1%)。

一方面,医疗养生信息通常提示的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太注意的地方或者常见做法,感觉很实用,我就总会给儿女、丈夫和父母看。另一方面,人到中年,对健康的关注度提升了很多,俗话说千金难买健康福。张盈颖说,因此,虽然有过被养生谣言忽悠的经历,但她对大部分养生类信息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黄瑶认为,养生类信息标题党太严重。那些带有震惊女人圈!千万不要吃!10万人已转疯!等字眼的文案会吸引一部分人点开看,甚至有的人不看就直接转发。还有的标题党是绑架亲情。比如一定要我们的孩子远离一定要告诉家人等,父母就更容易上当了。

黄河分析,谣言传播甚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与健康问题愈发突出之间的矛盾,二是人们对健康知识及信息需求强烈与健康信息相对匮乏之间的矛盾,这二者会引起人们的焦虑,继而促使人们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健康信息,以调和自己的不安定感。然而,络信息鱼龙混杂,人们又缺乏批判能力,这就造成相关谣言泛滥的情况。

为何医疗养生谣言能广泛传播?74.8%的受访者认为是人们尤其是老人对健康的渴望和重视。其他还有:人们对健康知识的匮乏(55.1%);背后商业利益链条的驱使(52.5%)以及信息泛滥,难辨真假,宁可信其有(43.7%)。

61.3%受访者建议人们提高对医疗养生信息的警觉性

姚玉婷现在看到医疗养生类信息时,都会多加辨别,靠常识能推断一部分,也会特意去问问身边懂医学、养生知识的人。

找人求证当然好,但很难判断谁是专业的。张盈颖希望媒体能及时针对有误的信息进行辟谣,同时普及基本医疗知识。

在目前的互联环境下,黄河认为,医疗养生谣言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在健康中国的大框架下,加强健康传播和健康教育,需要各类媒体和自媒体更加自律、发挥自净化功能,同时络监管部门和卫生部门要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作为普通民众,也要增强自身的健康素养和媒介素养。

对于减少养生谣言,61.3%的受访者希望人们提高对医疗养生信息的警觉性,自觉通过权威途径查验;58.3%的受访者希望相关部门对健康养生信息加强监管和过滤;52.9%的受访者建议鼓励专业医师通过微博等平台提供科普解答;49.6%的受访者认为应健全养老产业,杜绝针对老年人的虚假宣传和推销;27.5%的受访者希望媒体、电视节目普及更多健康养生常识。

受访者中,00后占1.3%,90后占22.6%,80后占53.3%,70后占17.1%,60后占4.6%,50后占1.0%,其他占0.2%。( 杜园春 实习生 王凤)

原标题:调查:超半数受访者称有被医疗养生谣言忽悠的经历

中华养生

孩子肚子痛拉肚子
保定哪有专治白癜风医院
饮食禁忌
相关阅读
吴彦祖餐馆三口亮相,妻子瘦过头太男相,女儿正脸曝光太混血了

即使在多元中国文化吻合的汤姆·克鲁斯,着装格调依然显出凸显的格调差异...

2023-09-30
英国央行助理经济学家:货币政策紧缩还没到头

英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助理经济学家Huw Pill回应,英国的汇率再加还有进一步...

2023-09-16
泽连斯基提交加入欧盟更为重要文件 期望获“候选国地位”

里新网4月19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CNN媒体报道,欧洲共同体驻摩尔...

2023-09-15
宝妈产假后工作,放心不下儿子,婆婆寄去宝宝的照片,宝妈笑翻了

前言 从男孩出生的那一刻,男孩就再加了爷爷一辈子的茫然。男孩就是爷爷...

2023-09-13
朔州市第十三中学举行“崇清尚廉”主题升旗仪式

榆次市第十三里学参加“崇清尚廉”基调元旦 为加速加快“勤政所学校”建...

2023-09-11
空腹吃龙眼可能致死?说句实话:这5类人不适宜吃龙眼

又到了榄上市的冬天,不出意外事故的话,又有人肉榄意外事故里面毒了.......

2023-09-10
友情链接